2013-06-12

熱誠(Passion), 遠景(Vision), 行動(Action)



在聖經中,尼希米的人生大約分為三個階段。一開始他表示出重建城牆的決心,而他祈求有這樣的機會,他是一個計劃者;第二階段為重建城牆的過程,當中他面對很多困難,部份更是關乎生死的,他這時是一個管理者;第三階段為重建城牆後怎樣團結當時的以色列人,他成為帶領角色。

雖然聖經沒有詳細記載,但我們也可以想像到尼希米在每個階段的轉變不是偶然,反而更有可能的是他是一個高明的策略家,他不單知道想達到的遠景是什麼,他更知道什麼時候要做什麼事,一步一步將計劃實踐。這裡包含著:熱誠(Passion), 遠景(Vision), 行動(Action)

熱誠這回事,相信我們都有。我們想在人生完結之前做到一些很想做的事,例如要創一番大事業。這不是遠景,因為那並不能在我們腦中造成任何畫面;有了熱誠,我們會想像自己最想達到什麼程度的事業,例如要有自己的研究所,幾十位學者一起做研究。這是一個可能出現的畫面。要達到這個遠景,就需要付諸行動,不只是紙上談兵,實行才是最重要。要實行首要兩個元素:時間、努力。有一句話說得好:

努力不一定會成功,但成功卻永遠需要努力。

由於在努力的過程中,時間慢慢地過去,我們的熱誠、心志也不斷受到磨鍊,遠景不斷被自我懷疑,假已時日,無論多剛強的人都會被擊倒,而要避免這情況的出現,我們要學會禱告,求神賜予力量,減少自我否定,如同擊退打擊我們的心魔,所以我們很多時會說:

我們的成功並不是靠自己的能力,而是靠上帝的能力。

同時,我們也要在努力的過程中去尋找喜樂(Joy)。在人生漫漫長路中,喜樂增添我們的喜悅感,它同時間接地增加了我們的熱誠,從而獲得更多力量去面對各種挑戰,實現遠景。而其中一個最簡能夠獲得喜悅就是:我們在這一刻還有熱誠,有力量去追求自己的理想。很多人其實連飯都沒得吃,遠未到能夠為自己的人生理想惆悵的一刻!

在這一刻,我們遇到的煩惱是在哪個階段呢? 是不是我們的熱誠已經熄滅? 還是我們看不到遠景? 抑或是我們沒有很好的實際行動? 如果三者都有,那會不會是我們還未學會善用時間和努力這個元素? 我們有欣賞到圍繞著身邊的喜樂,從而為自己的人生充電嗎?